关键词:
延安时期
毛泽东
民生思想
新时代
摘要:
民生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始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抗日根据地的民生建设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很多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民生思想。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全国、走向胜利的重要时期,也是毛泽东民生思想发展成熟的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条件和社会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其理论条件,毛泽东成长及其革命经历是其主观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其社会基础,中国工农革命运动是其历史条件。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为人民服务是改善民生的思想保证,调查研究是体察民情的基本方法,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径,民主法制建设是改善民生的政治保障,发展文化教育是改善民生的精神支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证等民生思想。
在毛泽东民生思想的指导下,我党切实改善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的生活,取得了人民的支持拥护,确保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延安时期毛泽东民生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新时代,延安时期毛泽东民生思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获得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从“为人民服务”到“人民至上”、从“战争的伟力源于民众”到“民族伟大复兴”、从“调查研究”到“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到“独立自主,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