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毛泽东著作
民主德国
联邦德国
国际传播
传播史
摘要:
毛泽东著作是新中国开国领袖,伟大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写成的文本汇总,是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呈现。上世纪20年代开始,多语种的毛泽东著作就被传播到海外国家,被当地的读者阅读和接受,并且对国外学术研究、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等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毛泽东著作在德语地区尤其是当时的“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传播历史也较为悠久,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有包括《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自由主义》、《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等文章被翻译成德文进行出版发行。到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毛泽东著作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达到了传播高潮,这和当时全世界范围兴起的反殖民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息息相关,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著作正是随着这股革命热潮得以在欧洲国家得到大规模和深层次的传播。在六十年代的西德内部,受到法国“五月风暴”的影响,“联邦德国”境内也兴起了大范围的学生运动,这些学运中也有大批知识分子以“毛主义”自居,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他们开展运动的指导思想。同时,一系列左翼“毛主义”政党也如雨后春笋版在“联邦德国”涌现,知名的“共产主义小组”(K-Gruppen)即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政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政治纲领和行动指南,在当时“联邦德国”的思想界和政治界开展向中国学习的行动,并将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内化为具有德国特色的革命理论和政治主张,公开反对德国资产阶级的统治,谋求区别于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由此观之,毛泽东思想在六、七十年代的“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一影响一定程度上上也得益于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语录》等为代表的毛泽东著作在两个国家的传播。因此,本文将从国际传播史的角度,重新回顾毛泽东著作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传播历程,借用历史分析、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毛泽东著作在“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传播的时间线、发行量和影响效果进行详细梳理和立体化呈现。在具体的研究当中,本文的第一章将主要对毛泽东著作国际传播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对该研究研究设计和方案进行介绍;文章第二章开始从中方翻译团队、德国本土翻译过程、外文出版社的出版过程和德国本土出版机构的发行出版等几个部分对德文版毛泽东著作的翻译、发行和出版历程进行详细回顾;文章第三章将从普通民众的阅读和接受、德国政党的利用与宣传、德国学者的关注与引用等几个方面对毛泽东著作在德国文艺界、政治界、学术界和普通民众等几个层次达到的传播影响进行分析和界定;文章第四章将从中国革命外宣策略、中德外交关系、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革命潮流和德国“第三条道路”的政治倾向等角度对毛泽东著作和毛泽东思想在德国流行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进行还原和阐释。最后,文章将毛泽东著作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传播历史经验与当下中国的国际传播事业进行结合,提炼总结这一国际传播历史案例对于当前中国国际传播话语范式的转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建构以及政治图书与主流价值观的国际传播策略等方面的启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