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革命
妇女解放
妇女发展
摘要:
自从人类走出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妇女解放就成为人类的一个普遍性和历史性课题。对于封建主义制度延绵了几千年的近代中国而言,妇女解放问题尤为迫切和艰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又使得中国妇女解放问题又同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交织在一起。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不仅为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实现历史性飞跃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于我们新时代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问题同样具体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本文以毛泽东相关著作为主要文本依托,以学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借鉴,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妇女思想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和发展历程,阐述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并揭示基本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
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压榨的加入,使中国妇女背上更为沉重的枷锁,同时也使中国妇女的觉醒成为可能。西方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的引进与传播,使得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获得了理论来源。
第二部分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历程。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萌芽于其少年时期对中国妇女生存困境的同情和青年时期对中国妇女问题的最初思考,并在思考中完成了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大革命时期,尤其是土地革命时期,在创建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进行了一系列农村调查,号召广大劳动妇女投身革命运动,其妇女解放思想逐渐形成,并在抗日战争走向成熟。
第三部分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四条极大的绳索”是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根源、“广大妇女参加革命”是妇女解放的政治保障、“经济丰裕和经济独立”是妇女解放的经济基础、“男女婚姻以自由为原则”是妇女解放的社会条件、“男女并驾,如日方东”是妇女解放的主要标志。这些内容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是紧紧围绕着当时的“中国妇女之问”来展开的。
第四部分是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提炼和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特征。包括强调妇女参加社会革命实践、注重妇女思想观念教育、重视妇女政治生活参与等。正是这些特征,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劳动妇女间的传播和运用,推动着中国妇女社会生活参与程度的提高,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
第五部分揭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其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对中国现代女性命运的改变、对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的推进和对女性解放的推进上,其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为研究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状况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推进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