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毛泽东
历史主体
价值主体
认识主体
工作方法
摘要:
毛泽东创造性的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将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贯穿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形成了具有中国时代特征的毛泽东人民主体性思想。依据这一思想,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毛泽东人民主体性思想的生成有其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正是这些条件促使毛泽东看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创立了毛泽东人民主体性思想。
毛泽东人民主体性思想将人民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作为历史主体、价值主体、认识主体充分彰显了毛泽东的人民情怀。毛泽东在历史主体论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的社会历史活动与社会发展趋势具有内在一致性,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建设时期的主体力量。在价值主体论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充分彰显了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在认识主体论中:“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归宿,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尺度。”人民群众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凸显了毛泽东人民主体性思想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工作方法论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既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贯彻群众观点的工作路线。毛泽东将以人民为主体的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以构建亲密和谐的党群关系,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展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风貌。关于毛泽东人民主体性思想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探讨,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入理解。
通过研究毛泽东人民主体性思想,明确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和变革社会中的主体性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必须一以贯之的根本思想,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