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毛泽东人才观
人才
培养
价值
摘要: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人才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凸现,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怎样识才、选才、重才、管才,怎样做好人才工作等都是人才观的重要问题。毛泽东人才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深入研究毛泽东人才观及其价值,对于推进实施新时代新征程人才战略,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毛泽东人才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史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践论等是其哲学基础。同时,毛泽东人才观同中国近代仁人志士的思想有着密切联系,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毛泽东人才观内容丰富,主要有四个方面:重才、育才、选才、管才。首先,毛泽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重视人才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作用,重视人才价值。其次,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即人才培养要做到以为人民服务为先导,以实践为原则,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再次,毛泽东坚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识才,在实践中选才、用才,做到公道正派、用人不疑,关心、爱护、尊重各类人才。最后,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强调管思想与管行为两手抓,制度建设与思想教育并重,形成一整套非党人才管理政策,加强在教育和实践中培养管理人才。毛泽东人才观历久弥新,全面理解和准确地把握毛泽东人才观对新时代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毛泽东人才观具有哲学价值,毛泽东人才观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突出强调人才培养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性。毛泽东人才观具有战略价值,他总是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抓住“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视野,重视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和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涉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毛泽东的人才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目标、人才选用标准和人才队伍建设等观点方法为新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