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毛泽东
列宁
党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政党
摘要:
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探索出来的,也是在借鉴吸收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研究毛泽东对列宁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能归纳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和建设思想,突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一脉相承,也可以总结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开创性贡献。为了清楚地梳理毛泽东与列宁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章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三重维度进行了阐述。首先概括列宁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研究毛泽东对列宁党建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奠定基础。其次从思想形成逻辑、价值理念和思想内容三个维度展现了毛泽东对列宁党建思想的继承。最后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列宁党建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文章研究发现:列宁和毛泽东对于党的建设思想的形成遵循着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本国的特殊国情与党情相结合,探索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新道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价值理念方面,二人的党建思想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保持党的阶级性、提高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纪律性。从思想内容来看,二者在党的建设五个主要方面均有共同之处,表现出毛泽东对列宁党建思想内容的延续性。文章认为,毛泽东对列宁党建思想的创造性发展首先体现在把党的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开创性地确立了思想建党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政治建设方面,他开拓了政治建设新理念,更加重视以政治路线引领党的建设,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提出了“和平演变”的图谋,毛泽东还十分重视防范政治风险。在组织建设方面,毛泽东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民主集中制思想,提出了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路线,丰富了组织建设的新内涵。在作风建设方面,毛泽东总结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并使调查研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此外,毛泽东将整风整党运动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开创了作风建设新实践。毛泽东提出的坚持严宽相济的处置原则和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为党的纪律建设确立了新原则。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毛泽东在继承和发展列宁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中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对于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也具有启示意义。第一,理论联系实际,推动理论创新;第二,坚持党的领导,维护中央权威;第三,兼顾民主集中,发扬优良传统;第四,做到从严治党,密切联系群众;第五,完善纪律监督,重视思想改造。这些思想为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提供了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