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艺术教育
人民立场
文艺
摘要:
毛泽东对艺术教育的思考和论述内涵丰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引领着我国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要想探究其重要启示意义,必须要分析研究毛泽东缘何并如何坚持以人民立场来发展艺术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需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因此,探讨毛泽东针对艺术教育人民立场的重要论述,能够为当下扎实推进艺术教育的繁荣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历史灵感,这也是时代和人民向我们提出的特殊要求。
文章旨在理清毛泽东论述艺术教育人民立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又历经了哪些发展阶段,具有何种理论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为新时代中国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启示。正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释毛泽东论述艺术教育及其人民立场的基本观点。将其分为毛泽东如何认识“艺术”、如何认识“艺术教育”,以及如何认识“艺术教育的人民立场”三个部分,全面阐述他对于艺术教育的人民立场的理解,为下文做好基础性工作。
第二部分,分析总结毛泽东论艺术教育人民立场的形成基础,分为思想理论、历史文化以及革命实践基础三个维度。毛泽东受到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参与革命实践、领导革命运动、进行社会调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对文艺的系统性思考,并指导了当时的艺术教育实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第三部分,梳理毛泽东论艺术教育人民立场的发展脉络与特点。1920年至1935年,党领导的艺术教育在萌芽中缓慢成长,通过设置艺术课程,开展文艺运动等形式,宣传党的性质宗旨和方针政策。1936年至1949年,我党在相较稳定的大后方开展专门性的艺术教育,培养文艺干部人才。1949年至1966年,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艺术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给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重重一击,使得这一时期的艺术教育发展出现倒退。基于形成逻辑与发展脉络,归纳出毛泽东艺术教育人民立场的具有科学性、崇高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第四部分,研究毛泽东论艺术教育人民立场的当代启示。主要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的根本保证;树立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发展理念;形成文化自信的艺术教育改革思路。毛泽东关于艺术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民族斗志。他的思想同样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发展艺术教育事业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在今天,它对于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