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韶山精神
革命精神
毛泽东
摘要:
韶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韶山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的教育感召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坚定信念、敢为人先、合群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湖南人民大力弘扬韶山精神,对于大力实施湖南“三高四新”新战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彰显湖南价值、贡献湖南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和实践的新发展,着重论述了韶山精神的形成条件、概念内涵的三次演变、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及其时代传承。
从韶山精神的形成条件看,韶山精神是在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熏染、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感召等特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斗争下,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英勇奋战下,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全国迅速掀起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以及湖南人民战天斗地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的独特时代背景下形成的。
从韶山精神的概念内涵看,韶山精神概念提出后,其内涵经历了从毛泽东《七律·到韶山》诗词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到江泽民同志到韶山明确定义韶山精神的六字精神:“韶山精神就是牺牲、奋斗、奉献精神”,以及学术界进一步将韶山精神提炼为“十六字精神”的三次演变。
从韶山精神的科学内涵看,根据学理界研究最新成果及其习惯性表述情况看,韶山精神的主要内涵可进一步概括为:坚定信念、敢为人先、合群奋斗、无私奉献。其中,坚定信念是韶山精神的思想灵魂,敢为人先是其动力源泉,合群奋斗是其显著特征,无私奉献是其核心要义。
从韶山精神的历史地位看,韶山精神不仅是湖湘精神的生动写照、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而且是深入理解毛泽东成长史的一把“金钥匙”,是激励湖湘儿女建设好“伟人故里”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韶山精神的时代传承看,一是要加强韶山精神的宣传,讲好韶山精神的故事;二是要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开展韶山精神的学习教育;三是要立足毛泽东纪念馆,筹建韶山精神纪念馆;四是要结合湖南新阶段发展战略,推动韶山精神焕发时代魅力;五是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弘扬韶山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韶山精神是湖南革命精神的一个典型代表,它的传承在湖南发展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新时代的湖湘儿女需要结合湖南新阶段发展实际,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从韶山精神中汲取动力源泉,继续深化韶山精神的理论研究,以强化内容认知,创新弘扬韶山精神的方式方法,以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学习和践行韶山精神,延续红色血脉,续写时代篇章,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成果,让韶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为建设现代化湖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