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红军东征
毛泽东路居
空间叙事
主题游径
展示利用
摘要: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红色革命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同时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红色革命文物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利用,而在当下对革命旧址这类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重要途径是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1936年山西省红军东征是红军长征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从低谷走向高潮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进行伟大抗日战争的前奏。然而,目前对于山西省红军东征时期革命旧址存在保护与利用不足、影响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本文以山西省红军东征时期毛泽东路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调研的归纳和分析,对毛泽东路居的现状情况进行统计,以毛泽东路居的保护与利用为目标展开研究。分析毛泽东路居的空间分布,探寻毛泽东路居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毛泽东路居提出合理的保护与利用建议。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共计七个章节: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论述了山西省红军东征时期毛泽东路居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内容与方法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文中涉及的相关概念。第二章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空间叙事理论的研究做了简要论述,并通过两个理论的应用案例,总结案例的设计思路和参考性建议,为后文毛泽东路居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第二部分为第三章,从毛泽东路居的历史沿革、概况和价值评估入手,叙述了毛泽东路居的基本情况,并通过Arc GIS软件,分析了十五处毛泽东路居的村落位置分布、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和交通可达性,为深化毛泽东路居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第三部分为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通过对山西省红军东征时期十五处毛泽东路居保存现状和现状问题的分析,在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视角下,提出山西省红军东征时期毛泽东路居的保护修缮措施。通过对十五处毛泽东路居的空间分析,串联十五处毛泽东路居,构建特色主题游径。并选取了三处具有典型性的毛泽东路居进行研究,三处毛泽东路居的位置分别是位于村落边缘、村落次中心、村落中心的三类毛泽东路居,在空间叙事理论的视角下,提出相应的展示利用设计,为保护与利用毛泽东路居提供新的思路。
第四部分为第七章,总结了本文对山西省红军东征时期毛泽东路居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提出不足与展望。
论文通过对山西省红军东征时期毛泽东路居的田野调研和现状分析,从保护修缮、主题游径设计和展示空间设计三个方面,提出对毛泽东路居保护与利用的参考性建议。希望为名人路居类文物建筑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