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毛泽东
斗争思想
当代价值
摘要:
斗争是一种显现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不断夺取新征程新胜利而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心理品质和精神状态,是一种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不断应对挑战、解决问题中赢得历史主动性的方式方法。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种种优秀成绩有力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实践证明,唯有坚决斗争、主动迎战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游刃有余地应对风险挑战、度过惊涛骇浪,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毛泽东1921—1949年的相关斗争论述为基点辐射探索毛泽东斗争思想的生成逻辑、形成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毛泽东斗争思想的生成逻辑。毛泽东斗争思想形成发展离不开“为人类求解放”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斗争理论和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斗争思想的理论滋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党内党外的相关斗争实践的淬炼,还离不开毛泽东“敢于斗争、乐于斗争”的斗争性格和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的主体自觉。
第二部分:毛泽东斗争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毛泽东斗争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分为萌芽、确立、成熟及深化发展阶段。每一阶段不光展现了毛泽东斗争思想的成长,更深深彰显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着中华儿女朝着“站起来”而不怕牺牲、奋勇向前的斗争气魄和斗争智慧。
第三部分:毛泽东斗争思想主要内容。毛泽东斗争思想结构紧密,主要内容包括:一把斗争摆在重要地位。意味着个人只有在具备斗争意识和斗争意志后才会有斗争行为,否则在困难、挫折与挑战面对只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退再退听之任之。二在对立统一规律和阶级斗争理论等马克思列宁主义斗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选择斗争形式;斗争从一般意义的战争中而生但又不止于战争本身,其内涵随着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三斗争立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一词始终是毛泽东斗争思想的灵魂唯一指向。离开人民的斗争是偏离航线的斗争,是无意义斗争。四是斗争路径是经风雨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这一重担,经历过风雨让思想与能力都得到锻造而优秀的共产党员必不可少。五是斗争策略。策略是从斗争实践中得来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反复验证的方式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有“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以斗争求团结”等。
第四部分:毛泽东斗争思想当代价值。毛泽东斗争思想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价值,反而历久弥新。在面临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的今天,其理论光芒熠熠生辉。它不仅有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斗争思想和为中国共产党斗争学说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的理论价值,还有着人民主体性是调节社会各阶层利益的价值取向;锻造党员干部斗争本领是推进党自我革命的重要手段;有理有利有节是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基本遵循;斗争策略坚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是防范化解外部风险的重大原则的实践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