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图书馆
学科馆员
服务模式
用户信息需求
摘要:
学科馆员服务是20世纪中叶兴起于国外图书馆的一种面向学科、面向专业的新型服务模式。1998年国内引入学科馆员制度。在网络时代,用户迫切需要学科馆员能提供有效的学科化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国内外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比较与研究,基于需求调研与分析,探寻并构建满足现阶段和未来科研用户需求的学科馆员服务新模式,提升学科馆员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n 首先,本论文对中外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发展及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归纳了各发展演变阶段的内容变化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学科馆员服务的基本服务模式进行了构建。\n 其次,根据现阶段学科馆员服务基本模式,选取了中外学科馆员服务开展较好的四个图书馆为比较对象,对其服务内容、服务组织、服务评价及服务交流等模式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中外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中的异同点。\n 第三,对科研信息环境变化进行研究,探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对科研模式的变化以及科研用户信息需求变化对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带来的挑战。对部分国内外学科馆员以及国内科研用户进行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相关性需求调研,从用户需求与现阶段服务内容、学科馆员服务理念与现阶段服务模式比较的差异性分析出发,从学科馆员服务内容、服务组织、服务评价及服务交流模式四个部分探索并构建第二代学科馆员服务模式。\n 本论文研究中,笔者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和参与相关实践的同时,综合运用了案例分析法、用户调研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本论文对中外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本文认为,国际上学科馆员服务的发展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国外学科馆员的服务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国内的学科馆员虽然起步晚,但完全可以有后发优势,充分了解国内科研用户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现有学科馆员的作用,构建符合国情的第二代学科馆员服务模式,这也是我国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