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子宫内膜癌
检出率
阴性预测值
微转移
摘要: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分析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分布、检出率及SLN对腹膜后淋巴结预测的准确性,探讨SLN绘图识别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可行性,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于麻醉后手术前5-10分钟采用宫颈3、9点(2点法)或2、5、7、11点(4点法)注射亚甲蓝,先行SLN切除再行腹腔镜下系统性淋巴结切除,对所有切除的淋巴结均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的常规病理检测,并对识别的SLN行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微转移病理检测。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检出率、假阴性率、阴性预测值等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并行一致性Kappa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子宫内膜癌SLN检出率为100%,双侧均检出SLN占97.0%(64/66),仅单侧检出SLN占3.0%(2/66,左侧2例),准确性为100%,假阴性率为0,阴性预测值为100%。2 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共切除SLN 427枚,占切除总淋巴结的26.1%(427/1637),平均切除SLN 6.47枚/人,平均切除SLN比NSLN少11.86枚/人。3子宫内膜癌SLN分布为闭孔区占53.2%(227/427),髂外区占23.7%(101/427),髂内区占7.7%(33/427),髂总区占7.5%(32/427),宫旁区占0.5%(2/427),腹股沟深区占0.2%(1/427),腹主动脉旁左侧区占4.4%(19/427),右侧腔静脉旁区占1.9%(8/427),骶前区占0.9%(4/427)。4分析子宫内膜癌SLN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状态一致性,Kappa值为1.000,P<0.001。5 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3例(共5枚)发生淋巴结转移,且均为盆腔SLN转移,非前哨淋巴结(None Sentinel Lymph Node,NSLN)均无转移;其中1枚左髂外SLN经免疫组化CK微转移病理检测证实为微转移,且为微小转移(Micrometastases,MM)。结论:1亚甲蓝是很好的子宫内膜癌SLN绘图的示踪剂,宫颈部位注射示踪剂是显示SLN较好的注射途径,SLN检出率及阴性预测值是评判此技术的关键指标。2子宫内膜癌SLN主要位于闭孔区和髂外区。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行SLN绘图识别技术是安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