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厄休拉·勒奎恩
《一无所有》
文学绘图
空间
摘要:
厄休拉·勒奎恩(Ursula *** Guin,1929-2018)是当代美国杰出的科幻小说作家。其经典科幻作品《一无所有》(The Dispossessed,1974)曾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该小说讲述了来自无政府主义星球阿纳瑞斯的物理学家谢维克为了探究理想的社会制度而前往另一颗星球乌拉斯所发生的故事。“文学绘图学”是美国文学空间研究领军学者罗伯特·塔利(Robert *** Jr.)提出的重要概念,即以地图绘制喻指文学写作,尤其是通过“叙事”完成的创造性表征,揭示了写作等文学活动乃绘制主体与更宏大的时空整体的关系,并探究文学如何表征并建构这一整体性。
本文通过文学绘图这一空间性研究方法来分析《一无所有》中的叙事绘图特征与空间表征,试图对小说主旨进行新的解读和诠释。本文首先从作为绘图者的主人公谢维克和作者勒奎恩出发,分析小说的绘图路线和绘图策略。然后分别探讨小说中的比喻性空间绘图即政治空间绘图、心理空间绘图和社会空间绘图。最后根据文学绘图学的隐喻功能挖掘勒奎恩在绘制小说时的隐喻性指涉,从而进一步揭示勒奎恩在社会激荡变革的冲击下对自我建构和社会发展的关怀与思考。
本文一共由五章组成。
第一章绪论首先对勒奎恩和《一无所有》进行简要介绍,梳理关于《一无所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介绍文学绘图理论的核心观点及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第一节分析主人公谢维克作为绘图者在星球乌拉斯经历的封闭性场所和其出逃的活动历程,体现出谢维克在绘制新世界的版图时所产生的无法定位的焦虑,以及其重塑和建构自我身份的过程;第二节剖析认为,作者勒奎恩作为绘图者在小说中绘制的大量自然风景地貌实际上是一种绘图策略,弥补了阿纳瑞斯星球版图上的大量空白空间。此外,本节还探讨了勒奎恩对“归家”主题的思考。
第三章解析小说中的文学空间及叙事绘图。第一节“政治空间绘图”探讨阿纳瑞斯星球上的政治思想实验,指出其中的无政府主义理念是勒奎恩对现实社会制度的一种替代性方案,进而剖析阿纳瑞斯的乌托邦性质和勒奎恩对理想乌托邦的观点;第二节“心理空间绘图”分析影响谢维克心理变化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关系,揭示其绘图心理来源;第三节“社会空间绘图”探析阿纳瑞斯结构化的城市布局和集体主义教育,并挖掘从物理和精神空间上都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孤独者”:他们游离在不被注意的城市边缘,却让社会空间绘图更为完整。
第四章结合文学绘图的隐喻功能分析小说中的现实隐喻。首先分析小说中的重要空间符号“墙”,它不仅是阿纳瑞斯地图上真实存在的一道地理分界线,同时象征着精神世界的阻碍,揭示了潜藏在社会体制下的专制霸权;然后探讨了小说中的两种重要技术,揭示技术下的不同文明形式以及作者对技术理性的思考;最后论述阿纳瑞斯上突出的生态问题,从生态保护和审美两个角度揭示勒奎恩对现实生态危机的隐喻。
第五章首先从整体上回顾小说的绘图内容,指出通过勒奎恩通过文学绘图策略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在科幻的场域里进行社会与政治制度的探索实验,彰显其作为美国新浪潮文学领军人物对时代宏观命题的敏锐洞察与深刻忧思。同时,文学绘图学的深度性和批判性使勒奎恩的小说获得新诠释和新内涵。最后,本文就文学绘图和科幻文学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相信二者的结合必将带来更多具有价值的研究,并启发我们对现实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