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年人
公共图书馆
信息素养教育
现实困境
摘要:
在社会老龄化及信息化双重背景下,我国仍然有大量老年人面临着出行买票困难、就医挂不上号、无法及时获取信息等问题,难以享受信息社会的红利以及信息化发展成果。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网络环境变得愈发错综复杂,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老年人信息分辨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因此提升老年人的信息素养势在必行。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的主阵地,在提升老年人信息素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回应社会需求,纷纷投身到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中,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正在各地公共图书馆陆续举办。然而,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并没有取得突出进展,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进展并不理想。
基于此,本文对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相关研究分析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然后对造成这些现实困境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利用网络调查法从顶层设计、教育开展时间、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以及宣传推广五方面了解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基于调查结果和相关研究分析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其次,通过访谈法面向老年人以及图书馆员进行调研,了解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的具体情况以及老年人对公共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认知、态度等内容。然后,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利用编码软件进行编码提炼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现实困境的成因,共归纳了33个子范畴、12个主范畴、3个维度和“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现实困境成因”这1个核心范畴。最后,基于范畴之间的关系,构建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现实困境成因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1)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现实困境表现为覆盖范围有限、地域发展不平衡、教育效果难以保障以及参与度不高。(2)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现实困境成因共涉及3个维度,分别是老年人层面、公共图书馆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其中老年人层面包括老年人自身客观条件和老年人自身主观认知两个部分。老年人自身客观条件包括生理性障碍、非生理性障碍以及智识能力3个主范畴;老年人自身主观认知包括个人感知和情绪态度2个主范畴;公共图书馆层面包括活动安排合理性、教育活动、专业素养、宣传推广力度以及教育资源投入5个主范畴;社会层面包括社会支持以及社会背景2个主范畴。(3)老年人自身客观条件以及主观认知直接造成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现实困境,生理性障碍、非生理性障碍、智识能力、个人感知、情绪态度这些主客观条件对老年人参与公共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造成较多限制;公共图书馆层面的因素既能直接造成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的现实困境,也能通过影响老年人自身主观认知中的个人感知产生中介作用,间接造成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的现实困境;社会层面的因素既能直接造成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的现实困境,同时也能通过影响老年人自身主观认知中的个人感知、情绪态度以及老年人自身客观条件中的非生理性障碍发挥中介作用。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老年人层面、公共图书馆层面以及社会层面三个层面提出破解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现实困境的对策。老年人层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主动消除技术恐惧;公共图书馆层面要打造信息素养教育特色品牌、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方式、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以及加大信息素养教育宣传力度;社会层面要积极引导数字反哺、营造良好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