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素养教育
成效评价
摘要: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成为了日益重要的资源,与此相对应的,作为新时代人才必备技能之一的信息素养越来越备受关注,各高校更是开设相关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然而,国内学者对信息素养教育成效的研究较为缺乏,研究大多是提出了宏观建议,形成系统信息素养教育成效评价指标的较少,进而选取案例进行具体评价分析的也较为缺少。为更准确的评价信息素养教育成效,了解学生真实需求并掌握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推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更好发展,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把柯式评估模型引入到信息素养教育成效评价中,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个层次建立了信息素养教育成效评价指标。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进行了评价指标的初步建立,在此基础上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的应用,通过YAAHP软件建立并确定了最终的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并对38个三级指标做出了详细说明,形成了一套评价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成效的有效工具。然后,在所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选取天津工业大学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针对调查对象为接受过信息素养教育的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发放,通过问卷回收与SPSS数据分析处理,得到了该校信息素养教育成效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不同年级与不同专业之间学生接受信息素养教育展现出来的差距较大,尤其以专业明显,经管类与理工类专业学生表现远超于人文类与艺术类学生;学生们对教师与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经管理工两大类专业学生最为明显;部分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兴趣度较低,不够重视,自主学习能力与积极主动性有待提高;对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不够熟练,尤其以技术工具的使用能力最为突出;最后,在信息评价能力和信息创新能力上有待提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提高学校重视程度、调整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加大信息素养宣传力度、增强学生自觉参与性鼓励学生科研创新四个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最后,基于本文建立的信息素养教育成效评价指标并结合实证分析的所得结论,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分层次提出了增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成效的五点对策:建立健全学生满意度调查机制,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信息素养课程培育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设置合理多元的考核机制,增强评价意识并丰富考核内容和形式;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创新以及加强专业教师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