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现代都市文学
旅馆
空间书写
摘要:
20世纪上半叶,以上海、香港等都市为代表的旅馆由传统的商业空间发展成以声光化电包装起来的综合性消费娱乐空间,这一空间是工业文明优秀成果的展示,也是现代文明的集中表达,而它的出现也表征着都市中新的社会关系的生产。文学作为社会的反映,穆时英、茅盾、张爱玲等作家凭借在地性的优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旅馆这一空间意象来书写当时的都市生活。根据这些都市文学作家作品所反映的情况,论文将作品中的旅馆空间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以挖掘现代都市文学作品中旅馆空间所承载的意义。一是错综复杂的现代空间,这一类空间以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等作家作品中的旅馆空间为例。作为错综复杂的现代空间,一方面表现在旅馆作为现代都市中全新的社交娱乐空间,其在表面上浮现的是绚丽多彩的娱乐,而实则上旅馆是一个等级明显的权力空间,而资本的占有量是获得空间权利的标准;另一方面旅馆作为光怪陆离的表征空间,在思想自由的环境中,都市人的物欲与情欲井喷式迸发,旅馆这个空间能够满足都市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并成为了都市人欲望的表达。另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的封建思想分崩离析,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都市人的价值观被严重扭曲,旅馆空间内的灯红酒绿则表征着都市人畸形的价值观。二是生产批判话语的现实空间,这类空间以茅盾、曹禺、蒋光慈这三位作家作品的旅馆空间为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成为近代中国两大主要矛盾,茅盾、曹禺、蒋光慈等作家极富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结合这两大矛盾,在作品中极力批判社会现实。因此,在他们的文本中,旅馆是一个生产出批判话语的空间。在《子夜》中,被誉为“远东第一楼”的华懋饭店不仅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合二为一,成为帝国主义霸权的象征,而且华懋饭店的空间也表征着买办资本家赵伯韬荒淫、卑鄙、无耻的形象;在《日出》中,豪华大旅馆对陈白露而言是消解身份的错位空间,对小东西等人而言是具有规训力量的权力空间;在蒋光慈的作品中,他在革命的诉求下,旅馆空间是一个呈现社会的贫富悬殊和阶级矛盾的写实镜像。三是女性视角下的旅馆空间,这以张爱玲、苏青两位女性作家笔下的旅馆空间为例。在张爱玲、苏青的文本中,对长期以来一直遭受传统封建思想禁锢和男权思想迫害的女性而言,旅馆既是向往自由之所,也是一个张扬女性主义、确认女性自我身份的空间,更是现代女性独立自由的标志。但从王娇蕊的“心灵公寓”到符小眉、苏怀青等女性拥有的真正意义公寓,其反映了现代女性追求平等、独立、自由之路的艰难和曲折。总的来说,在20世纪上半叶,旅馆作为现代文明的表达和近代社会的都市景观,作家们面对同一时空,因文学立场、创作旨趣和性别的不同,他们在都市文学文本中建构的旅馆空间也有所差异,其中旅馆空间所承载的社会内涵和意义也截然不同。在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PIERROT》、施蛰存《散步》等作品中旅馆空间的社会内涵是错综复杂的;在茅盾的《子夜》、曹禺的《日出》、蒋光慈的《徐州旅馆之一夜》《冲出云围的月亮》等作品中,旅馆的意义是一个生产批判话语的空间;在女性作家作品中,旅馆是自由的向往,是独立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