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公安机关
应急处置
摘要:
类似于COVID-19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其突发性、快速传播性、高死亡的风险性,将对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需要政府各级部门快速地作出应对的处置方案。公安机关在保证政府应急方案顺利实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对公安机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总结,将对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作者作为X市公安局技术侦察支队成员,在全程参与2020年COVID-19的防控工作中搜集的一手资料为依据,探讨公安机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成效与不足。其中,结合“大数据”和网格化疫情防控模式,以及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探究如何在公众知情权和公民个人隐私之间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这两点或许可以成为本文的两个创新点。本论文的基本框架为: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以及对我国法律对公安机关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处置中的规定的梳理,提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其次,以X市公安机关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际工作为基础,通过访谈案例分析,对工作中涉及的应急处置预案、应急法制、后勤装备保障、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最后,在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提升公安机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公安机关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可归纳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不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能和物资装备不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应急警务的法律不健全和权责不明晰、疫情防控工作繁重危及广大民警身心健康。第二,当前公安机关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应对类似诸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不完善,易导致疫情防控工作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法律体系略显单薄,人民警察在防控工作中权责不明晰,会导致易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凭借主观判断带来的警察权的扩张或履职收缩;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化能力不足,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培训和学习,还有物资装备保障不足,使公安民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风险;疫情就是命令,疫情防控期间即“战时”,工作任务繁多且艰巨,公安民警缺乏必要的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时间,导致身心压力增大,影响身心健康。第三,提升公安机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的主要对策建议有:健全应急警务法制法制,明确公安机关权责范围;强化公安机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加强专业培训和学习,提升专业化应对能力;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安民警的保障机制,从身心健康、物资装备、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最后,利用信息化警务防控模式管控疫情,针对部分地区出现暴露公民个人隐私数据这一全新问题,本文从提到在特殊时期,信息公开应当在公众的知情权和公民的个人隐私权之间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