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地方政府
危机管理
沟通机制
行政内部沟通
政府外部沟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整个社会的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面临许多不稳定因素,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5年的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件以及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些危机事件都暴露了我国地方政府在危机预防和处置上的巨大问题。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危机、如何妥善解决危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伴随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现如今的危机事件越来越具有“快速信息战”的特点,信息转瞬即逝,状况千变万化。“沟通”作为信息传递的方式和途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良好的行政内部沟通和政府外部沟通犹如润滑剂般在危机事前、事中、事后发挥巨大作用,尤其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沟通的意义比之前任何阶段都更加重大。近些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行政内部沟通和政府外部沟通中都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复杂多变的公共危机事件中,其内外部沟通机制问题依然存在,如信息上报不及时、横向交流不畅通,媒体沟通策略不当,社会动员号召不足等,这些都极大削弱了地方政府的危机沟通效率和质量。面对如此情况,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例对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的沟通机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疫情爆发的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为时间轴对新冠肺炎疫情事件进行梳理,结合行政内部信息传递模型和公共部门危机状态下的菱形互动沟通模型,从中发现地方政府在不同时期的行政内部沟通和政府外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探讨,以此为据提出优化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沟通机制的对策建议。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中,尤其是在危机征兆期和发作期行政内部的横向沟通信道严重不畅,纵向沟通信道受阻不顺,信源、编码、解码、接收环节出现纰漏;政府在与社会各界进行的外部沟通中,政府形象修复不成功,媒体报道不及时且职责承担不力,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工作落实不到位,非政府组织低级错误频发。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地方政府中长期的重纵向沟通、轻横向沟通的思维定式所致,层级节制权力体系的桎梏,行政人员的素质问题和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外部沟通中,政府行为不合理,社会动员力度不足,非政府组织的“好心帮倒忙”。在行政内部沟通机制方面,要提高横向沟通的沟通效率,加强横向沟通的法律效力,善用多样化手段进行横向沟通,克服条块分割现状,促进横向信息协调;打通纵向沟通的便捷通道,构建扁平式组织结构,灵活运用信息跳板原则,发展多渠道的纵向沟通机制,破除传统信息发布模式,打造“分析-发布”共同体;把信源、编码、解码和接收的每一环节做实做牢,提高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推进信息收集和信息加工制度建设。在政府外部沟通机制方面,要规范政府危机行为,重视政府形象修复的必要性,合理选择形象修复策略,完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牢固为民服务意识,坚定“民本位”思想;积极做好社会动员,学会与媒体打交道,提高公众危机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让非政府组织既好心又帮忙,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危机意识和抗压能力,提高对危机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内外部沟通机制的联通联动,构建中枢危机信息管理系统,成立危机信息综合管理部门,强化危机信息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