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子衣橱
服装搭配
语义网络
感性工学
人工智能
摘要:
女装市场呈现容量大、时尚化与个性化特征,消费者线上购物比例持续攀升,移动端“云逛街”模式催生“随看随买”习惯。年轻群体高度关注穿搭潮流并依赖试穿体验,社交媒体服装搭配内容的视觉呈现显著影响购买决策。线上冲动消费造成服装购入量激增与闲置率较高的矛盾,消费者因搭配能力不足、风格混杂或单品重复等问题,面临服装管理混乱、搭配效率低等难题,造成衣物穿着频次少、生命周期短等资源浪费的现象。消费者亟需个性化穿搭建议以优化服装使用,但传统推荐系统难以解析服装多元风格,无法满足复杂搭配需求。人工智能及训练模型的突破推动时尚产业智能化转型,本文基于消费者电子衣橱构建服装搭配推荐平台,通过建立服装风格语义模型、属性特征体系及智能推荐算法,将用户现有服饰与动态偏好进行精准匹配,从理论与技术双路径破解“衣多难搭”难题,提升单品使用率、延长服装价值周期,推动绿色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实践。
在服装风格语义建模方面,引入感性工学概念,运用语义分析方法对服装搭配风格进行系统分类。以小红书平台为数据来源,采集2020到2024年热门话题词共10000条,清洗后得到有效数据7218条;通过jieba分词与词频分析,归纳整合为54种典型服装风格。通过15对感性意象形容词建立服装风格感性评价量表,结合专家打分与重要性赋权,形成感性意向评分向量。采用BERT模型提取风格的语义嵌入向量,并与感性意向评分向量拼接构建服装风格综合向量,通过余弦相似度构建服装风格语义相似度与距离矩阵,量化风格之间的语义关联。经UMAP降维和Louvain社区检测,识别出休闲中性、甜美活力、高级成熟三大风格集群,建立起兼具数据驱动与认知解释性的服装风格语义空间。经验证,Pearson为0.8564,Spearman为0.8632,AMI与ARI均超过0.94。
在服装图像数据的结构化建模与标签化数据集构建方面,完成风格、结构与色彩属性标签体系的设计、图像采集与属性标注、结构建模与语义认定的全过程。构建覆盖54种服装风格的风格属性标签;细化上装、下装与配饰的层级属性字段,统一衣长、袖长、图案等关键属性名称;在色彩处理上,基于HSV模型对服装色彩区域进行提取与均值分析。基于小红书平台,构建覆盖3个社区、共6种风格、包含13200张图像的服装搭配图像总集,基于风格等指标进行分层采样,构建包含3000张图像的服装搭配图像数据集;进行属性标签标注,并结合Pydantic与Mongo DB实现字段建模与验证存储。通过预训练Res Net-18模型进行分类实验,验证服装风格属性在图像语义中的可识别性。模型在中性风、多巴胺等特征明确的风格中表现优异,准确率分别达到94%与92%;在气质风、老钱风等边界模糊的类别间仍存在一定误判。
在系统实现方面,设计并开发集“图像输入—结构识别—推荐生成—虚拟试穿—AI交互”于一体的电子衣橱服装搭配推荐平台。衣橱管理功能通过Mongo DB完成服装信息存储与快速调取,支持服装图像与属性的可视化管理;运用OpenAI Vision API自动提取服装属性,实现结构识别功能;虚拟试衣模块集成Leffa Predictor模型,生成拟真试穿图像;推荐模块融合属性规则与标签相似度模型双重逻辑,支持语境与风格多因子调整;交互模块结合NLP实现用户自然语言输入与多轮推荐反馈。
综上所述,从理论构建、数据设计、算法集成到系统开发层面,构建一个融合风格感知、结构建模、图像识别与交互推荐的智能服装搭配平台,以数据驱动与美学理论的协同机制,攻克服饰资源过剩与搭配效率低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