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脱丙烷塔
动态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代理模型
摘要:
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作为一种有效地控制多变量手段,在工厂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代理模型作为MPC中的关键预测结构,广泛用于预测被控变量的未来轨迹。早期的代理模型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模型上,因为线性模型能够减少计算量并提高MPC的计算效率。然而,线性模型由于其简化假设,无法较为准确地描述被控系统的动态特征,从而降低了控制系统的准确性。通过采用非线性模型,如基于时间序列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替代传统MPC中常用的线性模型,可以显著提高代理模型的预测精度,从而提升控制的准确性。
本研究以脱丙烷塔为控制对象构建MPC系统,首先基于Aspen HYSYS模拟平台构建数字工厂,为神经网络模型提供数据支持。系统性地评估了三种典型的时间序列预测神经网络模型:带外源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networks with exogenous input,NARX)、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以及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基于贝叶斯优化方法确定各模型的超参数,并进行了预测分析。实验分析表明,虽然三种神经网络在预测精度上表现相当,但NARX网络仅包含107个可训练参数,较LSTM和CNN模型显著减少。从模型复杂度与预测性能的综合评估来看,NARX网络展现出更优的计算效率,因此在本研究案例中更适合作为MPC系统的代理模型。
其次,将NARX模型与序列二次规划(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优化算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组成直接测量方式的MPC系统。为全面评估该系统的控制性能,分别考察了设定值阶跃变化和进料扰动两种典型工况,并与传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PC系统在动态响应性能方面显著优于PI控制:在进料扰动工况下,MPC系统的上升时间和调节时间分别较PI控制缩短了16分钟和17分钟,展现出更优的抗干扰能力和动态响应特性。研究进一步证实,通过构建精确的神经网络代理模型,MPC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工厂设定值要求,其控制性能指标较传统PI控制系统也有明显的提升。
此外,考虑到温度作为一种易于测量的物理量,常被用于推断产品组成。探讨了采用单一NARX模型和NARX组合串联结构作为代理模型的温度推断MPC方法。在设定值阶跃变化的案例中,比较了温度推断MPC与组成直接测量MPC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两种代理模型所对应的温度推断MPC与设定值存在一定偏差,最大偏差为0.0008。与组成直接测量的MPC相比,温度推断MPC更倾向于使用较低的能耗进行控制,展现出一定的节能优势。后续通过优化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和训练算法,有望提升其预测精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温度推断MPC的控制性能,为实现工业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提供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