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双轮腿机器人
动力学建模
虚拟模型控制
线性二次调节器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摘要:
本文研究对象为双轮腿机器人,该类机器人兼具足式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适应性强以及轮式机器人在平坦路面移动速度快、灵活性好等特点,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移动机器人。结合当前双轮腿机器人研究现状,本文对机器人结构优化设计和平衡、转向等方面的运动控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优化设计双轮腿机器人的结构。首先,从机身和腿部两部分着手,介绍四连杆机构下双轮腿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并利用Solidworks进行三维建模设计。其次,对腿部四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末端轨迹方程,分析其对机器人运动性能的影响,设计四连杆机构优化方案。最后,采用ADAMS软件对机器人腿部结构的尺寸参数进行优化,以实现平稳运动。
(2)设计双轮腿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方案。首先,针对机器人腿部运动与轮式驱动耦合导致的动态失稳问题,采用基于可变杆长倒立摆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双轮腿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实现平衡与转向的轮部协同控制。其次,引入虚拟模型控制VMC(Virtual Model Control)算法,模拟弹簧-阻尼系统,实现对腿部平稳运动的有效控制。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对优化后的双轮腿机器人模型进行仿真,验证LQR算法和VMC算法的可行性。
(3)研究融合改进粒子群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的LQR(PSO-LQR)算法对轮部的运动控制。针对LQR控制器精度不足及PSO算法易早熟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PSO算法优化LQR控制器,从而提升轮部运动控制性能。首先,设计非线性惯性权重和线性学习因子,避免PSO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其次,将改进后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引入PSO算法中,以最小机器人姿态误差为适应度函数,优化LQR控制器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最后,通过对双轮腿机器人简化后的倒立摆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对比LQR、PSO-LQR和改进PSO-LQR控制策略,验证了改进PSO-LQR控制器更有利于机器人快速实现平衡,减小倾角波动幅度。
(4)研究融合改进遗传GA(Genetic Algorithm)的LQR(GA-LQR)算法对轮部的运动控制。首先,详细分析GA算法,包括编码方式、初始种群生成、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其次,通过混沌初始化种群、动态调整交叉/变异参数和自适应高斯变异策略改进GA算法,避免局部最优且优化优良个体的生存,优化LQR控制器的权重矩阵参数,并采用分层交叉保持参数关联性、动态局部搜索精英解,输出最优结果。再次,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验证了相较于GA-LQR控制器和改进PSO-LQR控制器,改进GA-LQR控制器更有利于实现机器人轮部运动控制的快速稳定。最后,针对优化设计后的实际双轮腿机器人模型,通过ADAMS和MATLAB联合仿真,进一步评估改进GA-LQR控制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机器人平衡、转向以及不同腿长下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