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新能源发电
有序充电
碳交易
网络攻击检测
摘要:
随着能源交易、政策机制和用户行为等社会因素对能源系统的影响逐渐增加,能源发展不仅与自然科学有关,社会科学对能源系统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概念已经被逐步扩展为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yber-physical-social system,CPSS)。另外,由于传统化石能源在产生和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引发的气候问题已经威胁了全球生态稳定。因此,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主要措施之一。本研究拟基于CPSS对主动配电网进行协同安全管理,从而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市场竞争、引导用户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整体社会效益、并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和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具体来讲,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1)高精度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是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的关键基础,为了提升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和Beta概率密度函数分别系统性地阐述分析了风力和光伏的发电功率特性,提出了针对风光出力相关特性以及不确定性问题的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滚动超短期预测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基于不同预测评价指标,将该预测方法与其它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2)针对高比例新能源在主动配电网的渗透对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安全和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搭建了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模型,并研究了碳交易机制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和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性的机理。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为前提,提升新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水平和减少发电系统运维成本为目标,构建了基于CPS的风光储联合优化控制模型。另外,还考虑了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系统的安全性,可以进一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基于IEEE-33节点系统,通过CPLEX对算例进行优化计算和方案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的良好效果。(3)针对能源转型中具有售电/用电双重角色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给能源管理带来的挑战,从CPSS融合技术的设计理念出发,研究了包含风光储混合发电的系统中各层结构和各层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性地阐述了它的运行机理和拓扑结构。在社会系统中,构建了聚合商与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用户的充放电模型。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碳排放的前提下,考虑EV用户充电成本最小化,建立主动配电网中基于CPSS的可控负荷调度策略,其中,为进一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考虑了AGC系统的安全性。基于IEEE-33节点系统,通过CPLEX模块求解算例,对比CPS模型的优化结果,检验基于CPSS优化调度策略的良好效果。其次,基于不同预测方法得到的新能源发电功率值,验证了高精度预测水平能提高优化调度的效果。(4)针对网络攻击不仅破坏信息系统的安全,还会引发物理和社会系统的连锁故障,构建了孤岛主动配电网中包含新能源发电的多区域负载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系统,定义了具有不同特征的典型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s,FDIAs)和混合FDIAs,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将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灵活性和泛化能力。在不同场景下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仿真模拟两区域和四区域LFC系统,在不同种类的FDIAs下检测系统的运行状态与攻击类型,并将改进方法的故障检测结果与其它方法相比较。算例验证了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从而能有效地识别并阻止外界的恶意攻击对系统的影响,为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综上所述,本文结合CPSS融合的设计理念,深入研究了针对主动配电网的预测、优化、调度和检测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究在保证系统安全性的情况下,对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有明显的优势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