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力资本
创新环境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摘要: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始终保持快步前进,人们的生活和精神水平也都在持续地上升,实现了辉煌的“中国奇迹”。但是,随着中国在提供要素方面优势的逐渐减弱,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从以往的要素驱动逐步转变为现在依靠技术进步使生产率提高的创新驱动。创新是离不开人力资本水平和一个良好运作的制度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不仅可以使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且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现阶段,深入研究我国人力资本与创新环境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最新修正和扩展完整地阐述了技术进步进入经济体系并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本文选择以该理论为基础对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圈(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对比分析。为此,本文对比分析了2010—2018年沿海三大经济圈各地市人力资本、创新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其中,对各地市人力资本水平的衡量采用了学者常用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等指标;为评价各地市的创新环境,本文通过先构建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2010年各评价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作为标准值,计算各地市的相对分值,并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测算得到各地市创新环境的综合得分。结果显示,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沿海三大经济圈各地市的人力资本水平都有提高,创新环境也在改善,在同一经济圈内部各地市之间也互有差异,但整体来看,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明显优于珠三角地区,而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创新环境综合得分要高于京津冀地区;相应地,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GDP增长要高于京津冀地区,但近年来GDP增速逐渐减缓。然后,基于沿海三大经济圈各地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及其空间效应分解方法,对沿海三大经济圈人力资本、创新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珠三角地区的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则不明显;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创新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显著,而京津冀地区的创新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则有负向作用,尽管后者在统计上不显著。这说明,京津冀地区创新环境较差,是导致其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而珠三角地区尽管创新环境较好,但其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亟待提高,否则也会制约其经济增长转型。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对三大经济圈、乃至全国如何提升人力资本和改善投资环境,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