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年生稻
经济模型
决策模型
种植意愿
摘要:
本课题以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杂交培育而来的多年生稻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数学计算机方法建立了一个探究多年生稻经济效益的模型,为探究多年生稻经济效益提供了一个方法论,也为今后预测多年生稻效益提供基础模型和理论依据。首先,建立多年生稻经济模型。根据多年生稻在田间实际的种植情况进行变量选取,再根据变量的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估计出变量的变化区间。然后,根据多年生稻在不同生长季节的投入的各项成本,建立经济模型。考虑到多年生稻在现阶段还无法完全取代一年生稻的实际情况,为了为田间混种一年生稻和多年生稻提供科学指导,利用图论相关算法建立两种稻种混种决策模型。前期先行生成决策树,再基于决策树运用两种最优解搜索算法,分别是: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和宽度优先搜索算法。基于已建立的决策图,将多年生稻和一年生稻的混种最优决策问题则被转化为对图中搜索最长路的问题,最终得到两种方法,分别是:基于贪心算法寻找最优策略和基于动态规划算法思想寻找最优策略。其次,将多年生稻现有数据代入经济模型进行实际估算。在西双版纳州种植的结果表明,在2016-2017种植的四季中,未有亏损,两个种植地区(共计12公顷)共获利59680.78元,平均每季获利4975元/季。这说明多年生稻在产量稳定的情况下,后续种植年份在省去部分劳作环节条件下,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云南农民对种植多年生稻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多年生稻这种新型水稻十分感兴趣,因其具有节本省时省力、对环境友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特点,更符合现阶段农民们对提高生产率、增加家庭总收入的期许,是一种获得农民群体认可的且值得推广的优质水稻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