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电子信息制造业
产业国际竞争力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高质量增长、发展方式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工业化发展逐渐步入后期,劳动力成本上升、运输成本增加、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使得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渐丧失。与此同时,以美国、欧盟、日本等为首的发达国家大力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旨在维护本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印度、越南等为首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正凭借要素驱动和人口红利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效仿我国的经济崛起之路,发展中低端制造业,承接来自我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这对我国形成明显的替代效应和竞争效应,使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面临双重压力。其中,近年来“印度制造”崛起的情况引发广泛关注,并成为当今热议内容之一,印度大量承接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加工组装环节,在中低端制造领域,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形成显著的替代效应。在国家战略方面,印度总理莫迪上台后提出“印度制造”战略和“数字化印度”计划,与我国“中国制造2025”战略不谋而合,这也体现出两国对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视。而我国应该如何主动应对这一外部发展趋势,积极稳住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业供应链,增强产业链主导权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研究视角,采用Koopman(2010)等提出的“GVC地位指数”和“GVC参与度指数”研究方法,利用OECD-WTO联合发布的Ti VA数据库2021年版本最新数据,通过Matlab统计分析软件测算中印两国电子信息制造业2004-2018年的GVC地位指数和GVC参与度指数,对比分析两国在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的国际分工地位及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变化趋势,并进行国际比较明确与电子信息制造强国之间的差距。基于测算结果,本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增加值规模优势明显,但印度崛起迅速与我国差距逐渐缩小。二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略高于印度,但近年来中印两国呈现胶着竞争态势。三是印度电子信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逐渐超越我国,在中低端制造领域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最后,本文对要素资源、政策环境、国际合作、产业基础等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有利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壮大的有效政策建议: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三是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四是理性审视与印度竞争合作关系,前瞻性维护好我国供应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