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子信息制造业
创新网络
企业绩效
环境不确定性
摘要:
“创新为主,质量为先”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基本方针,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创新格局也从单一线性形式向复杂网络转变,而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其创新网络的发展对企业的绩效也有着较深的影响。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网络结构和企业绩效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介绍;详细阐述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在创新网络结构分析部分,本文首先对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其次以2011-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专利联合申请数据为基础,构建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网络模型,简要介绍网络结构指标;最后,分别从个体网络节点和整体网络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创新网络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从网络节点来看,在2011-2020年,企业在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网络中占据核心主体地位;从整体网络结构来看,随着创新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密度与之呈负相关,研究院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知识源泉;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网络的小世界特征不显著;个别凝聚子群密度较高,“小团体”现象明显。 在创新网络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首先以2011-2020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两步系统GMM估计模型性研究创新网络结构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其次,从股权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角度对创新网络结构中心度和结构洞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异质性分析;最后,引入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探究环境不确定性对创新网络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1)在研究的样本区间内,创新网络结构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于企业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从区域层面来看,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网络结构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从股权性质层面来看,创新网络结构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国有企业更敏感;(3)调节变量环境不确定性EU对中心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而对结构洞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 最后,基于上述的分析与研究得出的结论,本文从国家层面、大学和研究机构层面、企业和公司层面以及网络管理优化层面四个维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