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优惠
创新产出
研发投入
电子信息制造业
摘要: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国际形势复杂变化和外部压力持续增大的影响,逆全球化趋势和单边主义经贸政策倾向加强,经济全球化的共识和基础开始动摇,使得行业发展内外部环境频繁发生变化。在此形势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经济全球化市场上的话语权以及主动权。但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研发活动一般具有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等特点,并且企业的创新活动有很大的外部性影响,极易产生给其他企业“搭便车”的问题,不利于企业的创新主动性。因此,我国政府提供一系列的税收激励政策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支撑十分必要。目前我国已针对相关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出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能否切实推动创新活动,仍需进一步检验。本文主要通过归纳总结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梳理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行业所享受的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结合现有的研究结论,阐述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机理,将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分为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两方面,进一步将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投入——创新产出纳入同一逻辑体系,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实证数据主要选择以CSMAR财经数据库2014—2021年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信息制造业的127家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共计1016个样本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此外,本文也对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最后还考虑我国地区产业发展差异以及企业产权性质差异,对样本数据进行初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电子信息制造业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可以降低企业的应纳税额,正向促进企业的创新产出;(2)电子信息制造业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风险,弥补外部性带来的损失,正向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3)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在税收优惠程度和企业的创新产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4)从异质性分析结果来看,相比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东部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强;相比于非国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国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强。结合以上结论,本文从政府层面提出政府应该(1)强化优惠政策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2)细分政策实施对象,顺应具体发展特点;(3)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全面协调各方发展。从企业层面提出,企业应该(1)紧跟政策指引提高技术创新意识,增强税收筹划能力;(2)重视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强化创新体系;(3)从企业规模、总资产周转率和企业上市年限等角度促进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