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
摘要:
当前我国正在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我国卓越工程师队伍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实践能力是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能力。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作为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8大类别之一,开设院校最多,招生规模最大,是时下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与当下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紧密关联,在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导师指导等方面与其他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高度共性。因此,本研究以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访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共生理论和情境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明确工程实践能力构成要素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剖析现实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培养工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经验,以提出相应建议。
本研究沿着“现状及需求分析——现实问题——经验借鉴——参考与改进”的逻辑主线进行展开,得出主要的研究结论。第一,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经历了探索、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和新突破四个发展阶段。第二,结合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及对有关人员的深入访谈发现,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培养目标重点不突出,对部分能力的培养导向不科学;培养内容与工业需求脱节,滞后于科学与行业前沿;培养方式理论与实践分离,校内外双导师制形大于实;评价标准与培养实践不匹配,考核内容与实际情境脱节等问题。第三,鉴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多主体、跨机构、真情境的特征,选择并总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工程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三个层级的案例发现,相较于国内,国外培养单位不仅重视工程人才实践能力中技术性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工程人才实践能力中非技术性能力的培养;并且重视多主体参与工程人才培养的深度,尤其注重社会和企业在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第四,针对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在培养目标上突出工程实践导向,硬技能与软技能并重;在培养内容上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紧跟科学与行业前沿;在培养方式上强化校企共同体建设,建设面向未来工程实践环境;在评价考核上优化实践考核机制,引入多元主体参与反馈与改进。